第(2/3)页 奈何李青山乱山东,闯军也趁机而入,张国维丢了大半山东有罪无功不说,更是让登莱等地与京师在陆上隔绝,只能勉强通过海路联系一二。 下半年以来海路联系也断了。 如果不是这样,崇祯多半是要将张国维等山东督抚抓到京师下狱问罪的。 所以,如今的兵部尚书是原兵部左侍郎冯元飙。 这位是浙江慈溪人,天启二年进士,在地方任职时政绩卓然。但被调到朝中后,表现就很平庸了,先后历职六科、太常寺、太仆寺、通政司、兵部。 这人德才上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,最重要的是今年身体不好,担任兵部尚书几个月动不动请病假,摸鱼混日子,毫无作为。 其下则是兵部左侍郎吴甡、兵部右侍郎张缙彦。 吴甡乃万历四十一年进士,已六十好几,也是四朝元老。早年当过几任知县,后来当了御使,因反对魏忠贤等阉党罢官。 在崇祯朝被启用后,先后出任河南、陕西、山西巡抚,是有担任地方大员和剿贼经验的。 这是周延儒举荐吴甡,而崇祯也同意吴甡担任宣大总督的原因。 但因为吴甡乃扬州兴化人,所以崇祯对吴甡的信任是有所保留的——崇祯现在看朝中很多大臣都可疑,觉得对方不是通顺就是通崋,更有甚者私通建奴。 至于张缙彦,崇祯四年进士,才43岁,如今能当上兵部侍郎完全属于超擢。 这人其实也没什么军略,更无领兵经验,能上位走的是和陈演差不多的路数。 <div class="contentadv"> 陈演是皆着担任近臣的机会说些对崇祯胃口的话受宠,张缙彦则靠的是专门弹劾崇祯愤怒、讨厌之人。 历史上,这位在冯元飙之后当了兵部尚书,各种迷惑操作是促使顺军迅速攻破京师的重要原因之一,后来更是与魏德藻、陈演等人迎接李自成入京,上表拜贺。 如果崇祯怀疑张缙彦通顺,说不定还真就对了。 可惜在崇祯眼中,张缙彦算是朝中为数不多的知心人,很对眼,觉得其有大司马之才。 至于六部中的工部、刑部,其实和礼部一样,在当下无关重要了。 刑部徐石麟也是四朝老臣,倒算是个德才兼备的,可惜说话不管用,也没办法帮崇祯化解当下几近绝境之局。 工部尚书刘遵宪垂垂老矣,多次上述请求致仕养老,崇祯不准,这位干脆也学冯元飙摸鱼,就在任上养老。 一句话总结,崇祯末年的大明朝廷中枢,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“众正盈朝”了。 只能说,崇祯拥有一双“慧眼”,在用人方面是真的“牛批”··· 当然,当了十几年的皇帝,崇祯到底不再是当初的小白,历练出了些许手段。 此时,议好让吴甡担任宣大总督的决定,崇祯便又看着周延儒等阁臣问:“那么,该调哪支兵马增援宣府呢?” 这问题让周延儒等阁臣一时沉默。 因为大明真的无兵可用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