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3章 传檄(二)-《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一封好的檄文,可抵数万大军。

    因此刘升给了钱谦益三天时间来拟写这封重要檄文。

    钱谦益很聪明,担心写的檄文不符合刘升要求,便先花费一天时间弄了个草稿,来请刘升指教。

    刘升本人的古文水平也就后世高中生水准,最多因为看了不少历史类网络小说,理解能力略高些许。

    钱谦益这篇檄文草稿骈散并用,读起来很有气势——自古檄文大多都是骈文,主要就是因为骈文有气势。

    但刘升却看得直皱眉。

    钱谦益一直偷偷注意着刘升神情,见刘升皱眉,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。

    很快,刘升看完,道:“此文乍看尚可,却有三处孤甚不满意。

    其一,生僻词和典故太多,虽骈散得宜,却不够通俗易懂。

    牧斋先生须知,这篇檄文不仅要给那些官绅士人看,还会让人年给平民百姓听,所以必须要通俗易懂。

    其二,孤看你这文中将大明江山之败坏、民不聊生大多归咎于朱明宗室以及那些无能且贪赃枉法的官吏,是否太片面了?

    大明腐朽败坏至此,首先是制度出了问题,这一点不论是明太祖朱元璋还是历代明帝、辅臣,皆有一定责任。

    另外,败坏大明制度、蛀蚀大明根基的不止是朱明宗室、贪官污吏,还包括广大士绅地主!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钱谦益悚然一惊,扑通一声贵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刘升见了无语,问:“跪什么?我崋部礼仪牧斋先生莫非还不清楚?”

    钱谦益想到刘升刚才的话,不得不硬着头皮道:“大王,若在檄文中抨击广大士绅地主,恐怕此文不仅不能令各地传檄而定,反而会激起反抗,还请大王三思!”

    刘升微微默然。

    他倒不怕士绅地主阶级反抗,关键这篇檄文就是要减少反抗的,如果发出去反而激起反抗,还不如不发。

    他倒也听劝,想了想道:“士绅地主之害可以少写,但不能不提——此涉及我崋部立国之根本,牧斋先生可明白了?”

    钱谦益进谏一次已经用完了勇气,见刘升退了一步,自然不敢多说,应道:“臣明白。”

    刘升又道:“其实大明败坏如此之快,崇祯之昏庸无能、反复无担当、多疑好杀也占相当部分原因,这点也要写明。

    最后一点不满,就是你这篇檄文气势还不够足。

    牧斋先生当明白,我崋部革鼎,乃顺天应民、大利天下之举,当理直气壮,如滔滔巨浪、滚滚车轮、巍峨山岳,令人觉得势不可挡!可记住了?”

    钱谦益听了心中一凛,忙作揖道,“臣谨记。”

    第一更。

    我人都傻了——查个崇祯十五年南赣巡抚人名,查了一个多小时,也只查到一个不确定是否正确的人。大概是明末战乱,相关记录存世太少吧。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