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除此外,南京户部还负责收藏和管理大明全国黄册——这些黄册放在玄武湖湖心岛上,按规定要十年更新一次。 可以说,南京六部虽然受北京朝廷及六部管辖,却也相当于有小半个朝廷的权利。 而这权利的核心,则是三个人。 南京兵部尚书、南京镇守勋贵、南京守备太监——这三人可看做南都内阁。 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既看不上勋贵,又瞧不起太监,所以回来后只找来张慎言。 这位乃是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,已六十五岁,乃四朝老臣,如今为南京吏部尚书兼任户部尚书,可以说是南京人事、财政一把手。 史可法对张慎言还是颇为敬重的,见面之后一丝不苟地行了礼。 然后才问:“大冢宰,左良玉不顾朝廷诏令擅自退兵至南京,更强行接掌城防,其跋扈至此,不臣之心昭然若揭,我等该如何处之?” 张慎言一叹,“我又何尝看不出此獠野心?可如今他麾下十几万大军以进驻南京各险要之地不说,除了他,我们又能依靠谁抵挡崋贼?” 听张慎言提到崋贼,史可法便紧皱起眉头,面上一片阴云。 他之前在扬州耽搁许久,便是为了应对崋贼。 可以一番忙碌,竟不能阻挡崋贼分毫。 他离开扬州时,淮安府治山阳已被崋贼攻陷,便连宝应(在扬州府北部)明军都望风而降。 如今明军虽尚且守着天长、高邮州、兴化、盐城一线,却是崋贼尚未来攻的结果。 若崋贼来攻,他也不知这些地方守不守得住。 张慎言又道:“其实左良玉跋扈事小,关键是他在新野大败于贼手后,面对崋贼便一退再退。 我只怕,即便有南京坚城依靠,将来崋贼来了他也挡不住。若南都失守,你我才是大明的罪人。” 史可法想了想,道:“不论是要辖制左良玉,还是为了守卫南都,我们都该多召集兵马。只是不知南京钱粮能够支撑多少兵马消耗?” 听到这话,张慎言又是一叹,“左良玉部一来,南京内外兵马便有二十几万。 只考虑他们,如今南京存粮也只够支撑一个多月。若再召集其他兵马过来,粮草缺口只会更大。” 史可法道:“粮草不足可以设法筹集,南京却必须要守住。” 张慎言点头,“我尽力而为吧。” 两人正说着,外面忽然传来惊呼声,以及一大串脚步声、兵甲擦碰声。 两人起身走出衙厅,便瞧见一大队顶盔掼甲的精悍士卒涌了进来,排成两列,形成一个通道。 “咳咳!” 随着一阵咳嗽声,一名身材中等、相貌俊雅的将军走了进来,正是左良玉。 他瞧见廊檐下的史可法便露出笑容,抱拳行礼,问候道:“大司马回到南京怎的不通知左某?左某可是急着拜见呢。” 第二更。 晚安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