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想起傅宗龙之前出狱离京前去陕西赴任,他都没有召来见一面,不禁心情复杂。 根据陕西巡抚汪乔年所传来的详细战报,此番三边总督傅宗龙率领督标五千余人、延绥总兵贺人龙部一万多人、四川副总兵李国奇部五千多人,在加上数千民夫,总计三万余兵马出潼关。 崇祯难得露出一丝笑容,继续发挥他的聪明才智,道:“辽东诸将松山一战败得太难看,加官封爵需谨慎。 王承恩犹豫了下,还是道:“傅宗龙在崤山大败,三万官兵折损过半。” “陛下,如今左良玉虽然拥兵十余万,但据地方汇报,其中多为附其尾翼者,如方郭安、王允成、张应元、徐勇、吴学礼、惠登相、金声桓等。 再说了,松山一战王朴先溃是事实,关键是其兵马也所剩无几,再无用处。 贺人龙见状,直接带着部队向南边逃去。 陈新甲没说话,因为论松山一战罪过,他才是首罪。 崇祯没心情责罚王承恩,又问:“战报上写的什么?” 于是也参与进来。 松山一战,王朴最先溃逃,实乃祸首,着有司将其逮捕议罪——为警示诸将,此辈至少也要定个抄家斩首之罪!” “朕才心情好点,便又打了败仗!傅宗龙枉负朕的信任,真是该死!传令锦衣卫,立即前去将傅宗龙逮捕入京问罪!” 并许诺此辈及所有湖广将领,只要能将崋贼挡在江北,明年至少官升一级!” 八百里加急?! 今日田秀英病体稍愈,闻讯便到院中迎接。 待贺人龙部先过了河,傅宗龙督标正在渡河之际,李自成先发骑兵猛攻傅宗龙督标,周边埋伏的数万精兵也迅速赶来。 说到最后,崇祯眼中杀气腾腾,显然是将王朴恨极了。 马科、吴三桂、唐通、白广恩皆降为副总兵官,允许他们戴罪立功。 崇祯舍得封官儿,周延儒、陈新甲自然不会阻挠,竟一起拱手称赞,“陛下英明!” 不是大胜就是大败! 崇祯一听站了起来,都来不及跟田秀英说句道别的话,便匆匆走了出去。 刘宗敏如此犹不解恨,又当着潼关明军的面,割下了傅宗龙的耳朵、鼻子,将其头颅丢进了黄河中··· 看完汪乔年的奏报,崇祯便是再怒崤山之败,也难以恨及傅宗龙了。 便应和着道:“陛下说的是,王朴不杀不足以慰藉松山一战死难将士的英灵。” 李国奇率部跟着傅宗龙抵挡了一会儿闯军,见贺人龙迟迟不来支援,便也率部溃围而逃。 坚持了数日,粮草耗尽,援军不至,被闯军攻入谷中俘获。 闾乡、灵宝两战皆胜,官军大为振奋,便在傅宗龙的率领下过雁岭关、昌谷河,预备趁着闯军主力在外,直取洛阳,将之收复。 只是心里终究愤懑、难受,便坐了下去,道:“也只能如此了——你们且说一说,这官衔该如何加、爵位又如何封?” 之后李自成劝降傅宗龙不成,便让刘宗敏率领一部精锐假冒官军,带着傅宗龙到潼关前,想要骗开关门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