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当然,这次刘升也没忘记强行收编襄阳城的工匠。 襄阳城这边也有大明一个军器局,除了有众多铁匠外,其他各类工匠也不少。 最终被义军强行收编的各类工匠约有两千余人,算上这些工匠的家人,则有八千多人! 崋部义军离开不过三日,左良玉部三四万兵马便来到襄阳城外。 发现襄阳城只有一千多乡兵守着,左良玉立即不客气地带兵进城,临时接管了这座重要府城。 左良玉部军纪败坏是出了名的。 因为左良玉的麾下除了他从辽东带出来的官兵,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投降的流寇、贼匪,此类出身的官兵既多且杂,便是左良玉也难以约束。 何况左良玉本部的军纪都不好,又何谈约束附属小军头? 一时间,襄阳城内百姓怨声载道。 不论是士绅富商,还是平民百姓,都觉得日子过得远不如崋部义军掌管城池的时候。 如果只论军队纪律、以及城市治安方面,便是大明官府做得也不如崋部义军。 因此,在左良玉部入城几日后,竟有少数百姓变卖家产,准备到汝宁去投靠崋部义军··· 二月二十日。 唐县县城。 沐浴之后的刘升在县衙后院品茶。 不一会儿便有亲卫来报,“大帅,萧应训已带到前衙。” “将他带到这里来吧。” “是。” <div class="contentadv"> 很快,萧应训被带到刘升面前。 “草民萧应训拜见刘大帅!” 见到刘升,萧应训麻溜溜地拜倒。 他被义军俘虏已有七八日。 最初他也想过做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,任崋部义军砍头,十八年后又是条好汉,也不算堕了过去六七年创下的偌大名头。 可随着被关押的时间越长,他便越不想死。 甚至到了近两日,一想到就这么死了,便很不甘心。 因此,得知被带来见刘升,他便抓住机会,对刘升纳头便拜,希望能保住一条性命。 刘升打量着萧应训。 只见这个名震南阳、汝宁两府的大土匪头子,身高一米七几,在平民男子大多身高一米六几的明末,已经算是身材高大了。 其人三四十岁的样子,除了有点鹰钩鼻,高瘦短须,相貌并无别的出奇之处。 收回目光,刘升才不疾不徐地道:“我们崋部不兴跪拜大礼,萧大当家的起来吧。” 萧应训并没有起来,而是叩头道:“请刘大帅饶草民一命,草民愿做牛马报答不杀之恩!” 刘升喝口茶,道:“你口中说要给我做牛马,却连我的话都不听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” 萧应训一听,额头冷汗直冒,忙站了起来,道:“草民冒犯,请大帅恕罪!” 刘升道:“在我崋部,像你这样的俘虏,如是罪大恶极的,只能被斩首。 便是免于一死的,也要做最少一年的苦役,进行劳动改造。 你嘛,我们已经调查过,罪大恶极称不上,但枉死在伱手上的人命并不少。按理讲,怎么也得判你个十年苦役!” 听见这话,萧应训心中先是为能活命窃喜,接着又拔凉拔凉的。 他已经三十四,若是被发作十年苦役,即便能挺过去,也成小老头了。 到那时,再想做什么大事都成了奢望,出来后能不能混个温饱都成问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