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袁继咸担心张献忠破襄阳后,又经谷城蹿入郧阳府,甚至进入河南与李闯部汇合。 当年刘氏因天灾人祸,父母双亡,与家人失散,被李定国救下后,遂生感情,以身相许。 不过袁继咸才上任没多久,上面又有杨嗣昌这个几近权臣的督师压着,日子并不好过。 刘升跟高文贵、靳统武聊了几句,便任命高文贵为骁骑卫第二营营副。 再联想到前任督师熊文灿因平寇失败,被逮捕问斩,本就重病在身的杨嗣昌竟因惊惧忧虑,就此卧床不起,再难理事。 各卫暂定一个团的规模,下辖五个营,定国老弟便委屈一下,暂任骁骑卫第二营指挥,如何?” 至于收复襄阳城之事···他已派人加急通报杨嗣昌,该如何收复襄阳,应对后面的事,得由杨嗣昌决定,他是做不了主的。 如今襄阳城破,襄藩没于贼手,张献忠也完全跳出了官军包围圈,崇祯得知后必然暴怒。 娶的是一位耕读传家的小地主家女儿刘氏。 袁继咸一听,直接走出了营帐。 民夫计划五日之内招募齐——如果无法募齐,就只能选择强募了。 李定国是崇祯十一年春,张献忠于谷城投降大明朝廷后不久结的婚。 得此消息,杨嗣昌当场呕血而亡! 那样的话,他这个郧阳巡抚罪责就更重了。 从这点来讲,李定国又觉得心里好受不少——他十岁时跟随张献忠,并非什么不懂,若只有一子,不能传续李家香火,他心里也是有愧的。 言贼寇攻城时,他在宜城——明清时,府同知、通判在大县镇守、分理政务是常态。 福藩失陷,福王朱常洵被杀! 刘升计划是至少募集五个营的民勇,也即是三千人。 袁继咸部官军于营中多树旌旗,又用悬羊击鼓之策,以迷惑罗汝才部,实际却带着官军撤离兴山县,北走郧阳保康,赶往谷城。 他作为郧阳巡抚,对襄阳府负有部分守土之责。 张文秀正在汉水边的水寨中训练麾下新兵。 刘升强募民夫是会给足安家银的,在这个比烂的时代,已经比大明官军及其他农民军强多了。 这不仅是表示对李定国的信任,也是刘升真觉得高文贵颇有能力,不然也不会被李定国提拔为亲随哨长。 李定国一叹,看向张献忠前军大营,道:“从此以后,我便叫李定国了。” 如今改回李姓,就没这方面烦恼了。 他强稳住心神,接过公函查看起来。 李定国结婚当年便得子,如今已两三岁。原名张溥兴,现在也要跟着改名叫李溥兴了。 如今城内人口大约只有十几万。 至于城外难民,几乎没有——据说都被官军赶跑了。 具体多少,刘升也不清楚。 但自从农民军出陕西,转战豫楚川三省后,襄阳城此前虽未被攻破,可襄阳一带却遭到好几次战乱。 于是道:“此番回汝宁之后,我准备将亲卫军各营升级为卫,即虎贲卫、胜捷卫、骁骑卫、讯风卫。 襄阳同知因此怀疑,就是张献忠攻陷了襄阳。 抠抠搜搜地才弄了来上万兵马半月粮草,在这么于兴山耗下去,眼见就要耗完了。 袁继咸是天启五年进士,如今四十八岁,此前做过行人、御使、提学道、分巡道、湖广右参议。 搞定李定国的事后,刘升便全力着手招募民勇、民夫,抄缴、转运钱粮之事。 “报——!” 让她派出三营民勇、两营常备军,分别到泌阳、唐县、附里巡检司来接应,协助从襄阳抄缴的钱粮等物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