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同时,电报也可以让汝阳、确山、刘家寨、北美之间随时通讯。” 听了这番话,刚才还很兴奋的杨和庆、彭有义等一路主将、副将,顿时都露出可惜神色。 但想想这么好的宝贝,崋部能有几个就不错了,确实不能奢望将领们人手一台,几人又释然了。 “若无别的事,这次军事会议便到这里结束吧。” “是!” 当即一众团级将官先后向刘升告辞,退出大帐。 从汝阳来的将领和警卫兵们,则将由彭春慧任组长的这个四人电报组,保护在中间,坐马车回往汝阳城。 ··· 汝阳郊外。 张坚正带着几名雇吏在指挥、监督难民们疏通沟渠、河流,修整池塘。 趁着工作间隙,他望了眼开封城的方向,不知第几次无奈叹气。 他按照葛文优的指示,应“招贤令”加入崋部义军。 原想着以他秀才功名以及不错的才能,就算不能立即成为崋部在汝阳的高层管理人员,至少也能混个中层小官当当。 谁知因为他来历不明,最终成了吏员。 虽然崋部在汝阳的制度跟大明不一样,吏员分了四等,还能升官,他张坚靠着才能一下子就被任命为县户政局上吏。 可在他眼中,吏就是吏,终究不是官。 最重要的是离崋部在汝阳的决策层太远,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成为对大明有用的内应不说,甚至都难以探听到崋部真正的机密。 他所能探听到的消息,便是城中寻常百姓,花点心思也能打听到。 所以,他现在就觉得葛文优给的任务有问题,是个大坑! 然而,他已经跳入坑里。 想要爬出来,只能在崋部努力做事,做出成绩,尽快升官。 此时,暗叹一声后,他便拿着手中图纸,一丝不苟地巡查着已疏通好的沟渠,又去检查堰塘堤坝的质量。 甚至,不顾融雪时的寒冷,亲自下到堰塘里检查,弄得满身泥巴。 冬季下了三场大雪,今年春季应该没去年那么旱了。 崋部汝阳知府李长文便想趁积雪刚开化,疏通河渠、修整堰塘,好多存储一些水,也为可能到来的春汛做准备,避免百姓遭受水灾。 这些事本也是大明知府、知县的职责。 然而过去几年,知府、知县不是忙着贪污受贿、便是忙着崔征税赋、剿灭贼匪,花在水利等民生事务上面的时间、精力、钱粮少得可怜。 便如那官声不错的文知县,做的这方面事务也屈指可数。 否则的话,汝阳城外的河渠、堰塘也不会说需要修整。 说起来,如今文知县和和其他几个不肯归顺的官员及其家属,都在他管辖下做苦役呢。 想到这里,张坚便向前面走去,决定多盯一盯这些人。 希望这些人别给他闹出什么幺蛾子来,拉低了他的工作成绩。 第一更。 来晚了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