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5章 还有这种好事?-《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回刘升倒是有耐心许多,将这几位的提到一些事都记了下来···

    汝宁又在下雪,比第一场雪更大。

    在崋部的治理下,今年确山县城内外居民都没怎么担心冻饿之困。

    一是蜂窝煤与煤炉取暖,二是崋部一直在合理地以工代赈,救济缺少过冬粮的贫民。

    蔡文鼎这个昔日有些小贪的泥塑知县,都因为被红娘子指使着干各种有利于民生的事,而渐渐从百姓口中获得“好官”的称呼。

    这让他有些哭瞎不得,又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他想起少时读圣贤书时的理想——谁最初还不是个志在匡扶社稷、造福黎民百姓的有志少年郎呢?

    可惜啊,这艰难的世道和岁月,慢慢把他变得自己都不认识了。

    竟然被迫成为降官后,才在义军的引导下又找回些许初心。

    唰唰~

    想到这里,蔡文鼎更用力的挥动扫帚,清理街上积雪,并且大声吆喝起来。

    “都加把劲儿,赶紧将这街上的积雪清扫完,不要耽误百姓出行!”

    “好嘞老爷!”

    忠仆蔡九在后面大声应道。

    钱运生、罗怀玉调走后,确山这边官吏职位空缺,找不到足够的人手继任,蔡文鼎就抱着尝试心态推荐了这位当初助他翻墙逃跑的忠仆。

    没想到红娘子亲自与蔡九谈论一番后,竟然直接任命蔡九为主簿!

    昔日一介家仆,原地飞升为九品官!

    一时成为整个确山县城的奇谈。

    蔡九则因此一下变成了义军的忠实拥趸。

    不过蔡九倒没有忘本,除了被红娘子叫去开会的正式场合,平时依旧称呼他为老爷。

    此时也是第一个呼应他扫雪工作号召的。

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知县、主簿都带头干,还吆喝起来,县衙的其他官吏、衙役自然也不敢含糊,都卖力地干起来(汝阳改制还没落实到确山)。

    说起来,蔡文鼎如今对刘升是真的佩服。

    比如确山调走一批官吏后,典史及巡检是从因伤退伍的义军将士中选出来的,其他类似典史等经制吏的空缺,却是从县城各大户强行征募的!

    城中大户虽然已有人家认为崋部义军可能成事,但崋部毕竟只占据了三县之地,所以都还在观察风向。

    红娘子这一招,却是让各大户不得不登上义军的大船。

    如李、吴这两家最大的大户,甚至被要求出两三个人。

    不过红娘子却也没真把各大户往死角逼——她只让各大户出人到县衙任吏员,却没要求非要是嫡系。

    于是,各大户便都从旁支中选些家庭力量寡弱、好欺负的年轻后生去。

    后来,蔡文鼎挑了个比较私下的时间,用这事奉承红娘子,这才得知都是刘升给支的招儿。

    从那之后,蔡文鼎对刘升这个草莽英雄的敬佩便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甚至觉得,这人天生就是要当皇帝的。

    蔡文鼎正想着这些呢,忽然听见前方有马蹄声传来。

    随即就瞧见两队身披红色遮风大氅、盔甲精良的骑兵沿街走来。

    在两队骑兵之间被拥簇着的,赫然就是刘升!

    他赶紧带着众官吏让到街边,深揖道:“参见大帅!”

    “参见大帅!”其他官吏跟着高呼。

    不少百姓看了也纷纷跑出来,跟着高呼。

    刘升没想到确山县城百姓待他竟如此热情,当即爽朗笑着,跟蔡文鼎及街边的百姓们打招呼。

    刘升进县城弄出这么大声势,红娘子自然是知道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