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这不是冤枉好人吗!-《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也即是说,目前这铁矿场存有近三个月的铁料库存。

    经查看,铁场仓库里目前有生铁38万斤,熟铁35万斤。

    刘升刚开始看到这个数据还挺高兴,认为铁场库存的熟铁已经可以用来做盔甲兵器。

    可看了军政员赵德友在后面附录的“说明”,这才知道这时代的熟铁是分品级的。

    经工匠过火锤炼差不多一个工作日(大概六到八小时?),称为“一火”或“一炼”。

    生铁会在锻打的过程中因为不断氧化而损耗,也被认为是去除杂质。

    一般民用熟铁,是由生铁十去其三得来。也即是十斤生铁,可锻得七斤民用熟铁。

    而用来做盔甲、兵器的熟铁,最低也要经过五炼才行。

    而五炼之后,十斤生铁一般只能得三斤熟铁。

    由此可知民用熟铁与军用熟铁区别多大。

    至于说精铁或者说钢,至少要经过十炼才能得到。

    而十斤生铁经过十炼之后,往往只剩两斤左右。(五炼之后,再每增加一炼,氧化减少的就很少了。)

    根据此地有经验的工匠讲,只有精铁才能用来做甲片。

    火铳则需要炼数更高的精铁,十炼精铁也只能做明初那种突火枪。

    如果要制造鸟铳(火绳枪)、燧发枪,起码需要十斤锻炼得一斤的那种高炼数精铁才行。

    至于腰刀、枪头,如果用折叠锻法,至少也须十炼以上的精铁才合用,三十炼以上才称得上良品。

    如果百炼,那就是宝刀级别了。

    <div  class="contentadv">        不过如今制式刀枪基本不用纯锻打的方法,而是用包钢法、夹钢法或者嵌钢法等更省功夫的工艺。

    不论是哪种工艺,都需要用到五炼以上的熟铁及少量钢材(这里的钢材指炒钢、灌钢,都并非高质量钢铁,在明代被称为伪钢。)

    让刘升感到无语的是,铁场库存的这35万斤熟铁都特娘是民用级别的!

    至于十炼以上的精铁,仅3万斤。

    这个数字看着挺多,但再算算打造各类兵甲需要用多少精铁,就知道3万斤真心不多。

    按明制,合格的布面甲至少二十几斤,里面的甲片怎么也得二十斤。

    头盔一顶至少用铁五六斤。

    腰刀一般一斤多到两斤多,考虑到其中用了钢材,就按精铁两斤算。

    火铳的话,在明末怎么也要用鸟铳才跟得上时代,一杆大概需精铁(十炼)二十斤,因为必须加炼后才能打造鸟铳。

    这么一算,装备一个只穿合格级别布面甲的刀牌手,便需要30斤精铁。

    装备一个用鸟铳穿布面甲的精锐火枪手,更是需要斤50斤精铁!

    3万斤精铁,也就是够打造一千个普通刀牌手的装备,或者600个精锐火枪手的装备而已。

    至于说那38万斤生铁、35万斤熟铁,要打造成精铁需要很长时间。

    他要真有足够的时间,肯定就利用收拾的技术资料,直接在这里炼钢了。

    问题是他现在缺少时间。

    且计划是在铁场这边抢一波就走,等明年开春再来重新占据,建造华部的钢铁厂、兵工厂。

    于是他就暗暗琢磨,觉得想要一次性搞到更多的精铁,还得从那些私人矿场着手。

    眼下是乱世,军火生意最赚钱。

    那些私人矿场为了赚钱,肯定生产了不少精铁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恰好见赫连岳来汇报。

    他便道:“晚上派几个小队去铁山集外各个方向蹲哨,不管是进的还是出的,都给摘了。”

    “遵命!”
    第(2/3)页